根據官方數據表示,2023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為1076萬人,但是就業率僅有23.6%。
也就是說在超過1000萬的畢業生中有將近800萬的學生都沒有找到工作,順利就業。就算去除掉474萬參加考研,和230萬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學生,依舊也有200多萬畢業生,目前還在就業迷茫期。
大學生就業不太理想的主要原因有,其一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學歷逐漸貶值,大學畢業生也并不十分吃香了。其二是就業市場逐漸提高了篩選人才的門檻,明明是本科生也能勝任的工作,但是對學歷的要求卻在研究生以上。
這也導致了很多大學畢業生原本想去大城市發展站穩腳跟,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有更高的薪資待遇。
【資料圖】
但是理想往往與現實背道而馳,很多學生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發展城市。將近年末離滬潮也要來了。
年末出現離滬潮,大學畢業生說出實情,網友感慨是我也會走
眾所周知,北京,上海、廣州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不一樣,一線城市的經濟繁榮昌盛,教育資源也較為豐厚。
比如說北京地區光是985工程類的高校就超過了10所。上海地區也不甘落后,擁有的985高校也超過了4所。
除了985高校外一線城市的211工程類高校,雙一流類高校數量也很多。所以每年在高考填報志愿階段,都有很多學生選擇北京上海這類教育資源較為豐富的城市。
在大城市讀書畢業之后,很多大學畢業生會選擇留下來繼續發展,希望未來能闖出一片天地。
但是經過了一年左右的工作和生活,很多原本選擇留下來的大學畢業生,紛紛選擇離開。而上海更是在年末的時候掀起了一股離滬潮。
大學畢業生說出離開的真實原因,讓很多網友表示是我也會選擇走。首先是很多學生的工作并沒有表面看起來的那樣光鮮亮麗。雖然部分畢業生可以拿到過萬的月薪,但是高昂的房租和物價,也讓學生們入不敷出,經濟壓力很大。
其次是看不到光明的未來,很多學生下定決心離開。上海的房價粉碎了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夢想。學生們留在上海本地工作,有人是為了攢點錢之后再回到家,但也有學生是希望未來可以留下。
不過學生們看一看上海的物價,再看一看自己手里攢下的錢,恐怕想要在上海長久發展是沒有希望了。
一線城市的生活節奏十分快,這也難免讓部分學生覺得很冰冷。盡管在上海工作了許久,但依舊像是局外人一樣,融入不進這座城市。所以很多學生綜合考慮之后還是決定離開。
大學畢業生在外地求職前,要注意哪些問題?
截止到目前為止去一線城市工作,北漂或者是滬漂,還是很多學生的首選。但是剛剛畢業的學生經驗較少,思維方式也比較單純,在去外地工作求職之前一定要綜合考慮。
大學生就業補助等問題。很多地區為了留住人才會會給大學畢業生提供一些就業補助,還有福利政策。比如說上海為了留住人才,還會給大學畢業生提供上海戶口。
不過學生們要注意的是只有指定的985高校畢業生,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院校畢業的學生,才有機會享受此類政策。
對口專業就業問題。大學生畢業一定要考慮到專業對口問題。學生們要去的城市是否具備和學生專業對口的企業企業的規模如何發展前景如何,這些都是學生們要考慮到的。
學生們不要盲目選擇一所城市,要綜合考慮清楚,不僅要考慮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也要考慮到房價物價,還有生活成本等問題,未來的就業和發展才會更加舒心。
在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新一線或者是二線城市也是很好的選擇
其實并不只有一線城市才值得學生的選擇,一些新一線或者是二線的城市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比如說天津地區,教育資源很豐富,靠近北京經濟發展速度也很可觀。
除了天津地區之外,杭州也是很好的選擇,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不僅風景宜人,經濟發展速度也不錯。而且杭州也有很多知名度較高的大廠,適合學生們選擇。
今日話題:如果是你會選擇離開上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