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
(相關資料圖)
輕輕的一句話,給人的卻是深深的刺痛。
我們什么時候才會說這樣的一句話呢?徹底失去了,才發出這樣自欺欺人的話語??!
好,誰不想,但是現在想還有用處嗎?人都已經不在了??!
這應該是我們在徹底失去之后,自欺欺人的一種自我寬慰!自欺又欺人而已。
職稱的評審,始終是老師們心心念念的存在。而許多老師就是窮其一生,就是到了退休,也還只是一個中級職稱。盡管他灑脫地說,多活幾年,就什么都賺回來了,但是內心的酸楚,還是明明白白地寫在臉上。
所以,對于教師,只要他還在任上,他都會為著職稱搏一搏的,除非他真的有了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的灑脫——但是這樣的人,又有幾個呢?
也正因此,每當職稱評審的時候,符合條件的老師都會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職稱評審這件事上。而有的老師更是為了職稱,連學生的教學也干脆放下了。
01
河南駐馬店的一位教師,49歲,在每天忙著網課的同時,還在忙著準備晉升副高晉升的講課答辯相關的事情。
49歲才有機會晉升副高,這位老師的晉升之路也算比較坎坷了。在一些地方,晉升名額寬松的話,四十歲應該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在市里或者是縣里,符合副高職稱資格的教師多,又是初中的話,那就很是危險。因為初中的副高職稱比例只有12%左右,這樣一來,必然有許多符合條件的老師就會擠壓到一處。
筆者所在的學校,就是一所縣城初中,今年只有兩個副高名額,而符合條件的老師就達到了近30人。盡管學校出臺了初評政策,但是掃興而歸的還是占絕大多數。而這其中就有一位老師都已經57歲了,還是沒有機會,看著是不是很讓人心酸。
而這位駐馬店的老師大概率也是市里或者縣里的老師吧。當然,也有可能是鄉鎮教師——一般的鄉鎮學校沒有什么評審規則,都是校長一句話說了算。這位老師也許就是和校長不對付,才被故意拖到現在。
但是,不管怎么說,能在49歲拿到這樣的機會還是不錯的。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老師卻在講課答辯的前一夜徹底地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
據說他有高血壓,加上勞累過度,才出現了這樣讓人絕望的一幕。
發文的是他的同事,盡管最后同事寫了一句話:老師,一路走好,但是他能走的安心嗎?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啊。他是誰的丈夫?他是誰的父親?他又是誰的兒子呢?肩上的擔子這樣重,就這樣徹底地放下走了,你能心安嗎?
02
或許有人說,為了每個月多那五六百元,連每個月八九千元的工資都不要了,這值得嗎?如果這樣算賬,那是真的不值得,但是這是自己應該爭取的權利,為什么就不能爭取呢?
有網友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女中學教師,在晉升副高職稱時因為講課答辯沒有通過,出現了精神問題,不得不住院治療。最后連,房子都賣了,她也沒有治好病。
這聽著,確實讓人唏噓。一個人,如果因為評職稱而把自己折騰成病,或者因此丟了生命,確實是得不償失。但是,老師們為什么還是要去鉆,去搶副高職稱呢?
除了多拿幾百元錢,更多的是為了面子。同年參加工作,別人都晉升了高級,你還在中級待著,你會心里平靜嗎?我們都是塵世煙火里的俗人,都要在社會上生活,都是會和人比較的。當你比別人有優勢的時候,你就會感到一種優越感;而當你比別人差得多的時候,你心里會是以平如水的嗎?這樣的修養恐怕沒有幾個人做得到。
03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職稱的晉升呢?我們要放平心態,用平常心對待這件事。有機會評副高職稱,我就去做好它;沒有機會,我就快樂的過自己的日子——沒有那幾百元錢,日子一樣美好,沒必要心心念念的,把它當做一座山背在身上。
只要我們有一種“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泰然態度,就不會被他所困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為什么非要把自己折騰得不痛快呢?
親愛的讀者,對于河南駐馬店的一位49歲老師倒在副高職稱評審講課答辯的前一天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注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