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的羊肚菌生產基地,800余畝羊肚菌經過一個冬季的孕育,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江蘇大學畢業生劉歡歡和菌農迎來春日首個“豐收季”。
“通過‘羊肚菌+桑蠶’輪作、‘羊肚菌+大蒜’套種,我們每畝地一年可以增收近2萬元?!狈掂l創業6年來,劉歡歡探索出羊肚菌“南菌北種”種植方法,實現研產銷一體化,帶動家鄉180多戶農戶致富,產值達千萬元。
“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我們要培養一批‘新農人’,讓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苦干實干、久久為功?!苯K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介紹,江蘇大學作為國內最早系統開展農機教育的高校,已為國家輸送近9萬名農機人才和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機龍頭企業管理者,涉農行業就業和升學的畢業生從2012年的547名躍升至2022年的1868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江蘇新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標準現代溫室,江蘇大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杜聞韜感嘆:“原來書本上的智能溫室控制、智能灌溉系統這么實用!”得益于學校開展的實踐活動,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到農業生產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神奇與魅力。
“現代農業的創新與發展,離不開學科交叉融合,離不開既懂得農業相關知識又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復合型農業人才?!痹瑝燮浔硎?,學校深入推進“新農科”“新工科”融合建設,積極構建優質學科生態,大力推進復合型農業人才培養。
全程自主規劃航徑、遍歷噴灑田間作物,作業結束后自動返航……在江蘇大學躍然創客工作室,大學生創客已經把直線型多旋翼植保無人機更新升級到了第五代。
續航能力和載重量一直是植保無人機的瓶頸問題,團隊提出“一字型”直線布局?!斑@是個結構顛覆性創新,關鍵要解決無人機姿態控制問題?!痹趫F隊負責人沈躍的指導下,第五代直線型植保飛行器機動靈活,大幅提升單次噴灑作業面積,有效提高藥液噴灑效率,增加藥液沉降均勻性,正與企業洽談產品化。團隊成員也獲得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等多個大賽一等獎。
2022年3月至今,“低碾壓智能化再生稻收獲技術與裝備”項目在“挑戰杯”等國家級賽事中一年摘取“三金”。從2020年開始,江蘇大學收獲機械團隊反復試驗、持續優化,研制出高效、低損、智能化的再生稻聯合收獲機,作為核心部件的智能割臺,可降低碾壓率超40%,可將休眠芽損傷率降低至3%、休眠芽覆蓋率降低至5%。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種地人的現代化,我們要把人才培養與農業生產實踐相結合,把專業型、學術型人才放在農業技術研發一線,把復合型、技能型人才放在農業生產一線,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鮮活力?!痹瑝燮湔f。
作者: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學軍 通訊員 單毅君 吳奕
原標題:《江蘇大學聚力培養復合型農業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新農人”來了 鄉親們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