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將是我國教育領域未來的中心任務。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特殊職業教育必不可少。全面提升殘疾人培養質量,應當寫好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答卷。
什么是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之路?
教育對象上,從“少數群體”到“全體共享”的全面性覆蓋。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是致力于實現全體殘疾人共同接受高質量教育和殘疾人就業能力全面進步互促互進的新文明。推進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要著力破解阻礙殘疾人高質量教育的主要矛盾,努力在效率與公平、發展與共享中實現職業教育與特殊教育相協調。教育層次上,從“基礎性惠及”到“高層次發展”的貫通性延伸。要制定一套面向殘疾群體的貫通培養路徑,突破普及基礎教育的培養口徑,打通殘疾人教育的高層次培養通道,幫助殘疾群體最大程度提高職業素養并構建高層次知識體系架構,最大程度促進殘疾群體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教育體系上,從“傳統”到“類型”的跨越式發展。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要開始從重視可量化技能操作到重視特殊職教人才適應社會能力的轉向,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實現特殊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作用。
如何實現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
錨定新體系、新類型的戰略定位。促進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教育體系構建,強化教育內部轉銜體系形成,突出教育類型重要定位。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必須以適宜融合為目標,構建殘疾學生與健全學生相互融合的生活與學習環境,通過融合課程、融合社團、融合基地等相遇創設,促進殘疾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還要打造一條針對殘疾學生技能人才發展的培養通路,必須解決不同階段間內部要素銜接不暢問題,從戰略規劃到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上實現殘疾學生的中高本一體化培育;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需要更進一步強調類型特色。一是作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色,必須突出殘疾學生的職業性培養,針對不同殘疾類別的學生,科學謀劃適配的專業設置及技能養成。二是作為特殊教育的類型特色,必須進一步強化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特殊教育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設,有效應用特殊教育數字資源,形成特殊教育的類型教學。
聚焦新任務、新要求的戰略目標。特殊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是以服務殘疾人群為根本任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一方面,特殊職業教育必須重視殘疾學生的“學必期于用、用必適于地”的發展選性原則,人才培養必須深耕于區域產業訴求。堅持產教融合,打造匠師協同的教師隊伍、建設產學共融的教學資源,形成校企共商的教法改革,解決產教供需雙向對接不暢的現實困難。另一方面,必須重新定義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理解。特殊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高質量培養,應主要體現在面向合適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上。需要針對不同類型及能力的學生,進行不同階段的分層教育及分段訓練,鍛造出多層遞推的人才培養模式。
突破新賽道、新技術的戰略執行。智慧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引發了產業結構和人才需求的全面調整。職業教育必須跨入以高端制造業為主的人才培養賽道,而與之匹配的必然是數智技術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全面滲透?;谛沦惖?,特殊職業教育要從“硬性”的“流水”培養向“柔性”的“智能”培養轉變,從“單一”人才輸出向“復合”綜合型人才培養轉變。依托大數據分析,建立“一類別一方案”人才培養策略,對不同殘疾類別學生進行知識能力、操作能力、職業適配等多方數據分析,精準錨定殘疾學生發展特性;依托智能技術,以數智化發展與轉型為引領,加快數智化學習資源建設與供給,推進特殊職業教育傳統教學向新技術融合教學轉變,推進特殊職業教育向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現代化方向邁進。
(作者單位系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